close

我的女兒-孜孜是個很好動、愛撒嬌、愛吃醋、感受力高又勇敢的人,和她老媽的文靜內向害羞十分不同(哈~也許有些人不認為啦)。

所以其實我還蠻欣賞孜孜這樣的個性!全身充滿精力又勇於表達喜惡。

 

表現在外在的就是...

吃飽了就無法乖乖坐在椅子上,一定要自己到地上跑、東摸西摸、東爬西爬。

如果保母抱另一個托育的男生--阿宏,孜孜一定馬上哀哀叫,表達自己的不高興,或是會搶人玩具(當對方比她兇,她搶不贏就裝沒事去玩別的,比她弱她就脫他褲子--阿宏就是這樣被她鴨霸XD)

還有分離焦慮比較明顯,有時只要我一離開她的視線,關上門,她可以又哭又拍門,好像要分離多久一樣(明明我只是去附近買個東西,才不到30分鐘),爸爸陪她也一樣哭,晚上睡覺也是一定要我陪,她還沒睡著我偷溜去洗澡,她也是哭到我回來抱她。

其實我本來的教養觀念是,有氣質的媽媽才能教出有氣質的小孩,你希望小孩成為怎樣的人,攸關到你的"身教"。

所以對於孜孜有時的脫序行為,我大部分都不會很生氣,只是偶爾會制止她。(至少大部分的時候我覺得她還算蠻乖的又愛笑,不會無理地哭鬧、晚上睡眠時間也都很固定又一覺到天亮、還有她很愛撒嬌-被她親一下什麼煩惱都忘了!)

或是調整自己的生活作息配合她需求,例如她睡覺時間我一定陪她睡(導致我9點多就和她一起睡著,12點才起床洗澡再回頭睡),需要出門買東西或一些家務也盡量請爸爸代勞。到陌生環境我會多陪她一下讓她適應,或是在家時她想跟在我旁邊湊熱鬧,我也會讓她幫忙(例如煮飯時或刷牙時讓她可以看到我或讓她幫忙挑菜...比起把她關在客廳或房間,這樣她反而比較有安全感)。

在外面吃飯時,盡可能趁她用餐時(還有耐心坐在位子時),把自己的份量也快速地狼吞虎嚥完畢!或是和爸爸輪流吃,一個抱她去外面玩。

 

雖然上述的方法也許還能work,但我心中有些疑問:

1.其實我不喜歡小孩吃飯吃到一半就在餐廳跑跑跳跳,雖然我盡量帶出去餐廳外面,但並不是所有餐廳都有腹地可以玩。

2.對於生活幾乎沒有自己的時間這件事,我感覺到些許的不安。(從生完小孩到現在,我幾乎沒什麼時間運動,還好上班有時能利用有限的休假,去做一些想做的事-像逛街、看電影、好好吃個飯或是最簡單地去一趟郵局之類的,這樣的時光變得好寶貴喔!當媽後慾望真的會變得很小、很簡單就很滿足耶XD)

 

最近忽然想到曾閱讀過的一本書<為什麼法國媽媽可以優雅喝咖啡,孩子不哭鬧?>,忍不住又翻了一次,希望能尋找答案。

之前去法國蜜月旅行時,看到巴黎女人的美麗-身材穠纖合度、散發一種自然優雅的美感,真令我羨慕不已,所以我也想知道法國女人怎麼當媽的?會如此狼狽嗎?

書中寫到一些我覺得很棒的觀點:

1.建立"教養框架",讓孩子有原則可以依循但在其中卻可以完全自由探索-讓孩子自由體驗各種感官或經驗,才能享受人生。(教養框架是不可打破的原則,例如吃飯、睡眠和看電視 或 問候和不能打人等,如果常常跟孩子說"不可以",那孩子就分不清重要的事,所以不可打破的原則就要嚴肅堅定地"教"孩子。)

2.把孩子當成"理性的小小人兒",孩子是需要被傾聽(了解他想表達的或他的需求),而你講的話他也聽得懂(例如必須出門前先跟孩子說清楚哪時回來,回來時沒哭鬧就給予鼓勵)。

3.不濫用讚美,因為過度的讚美反而使孩子沒了讚美就不敢往前走,或是以自我為中心。

 

的確是...有些講到了我的心坎裡。

有時覺得小孩"難以控制",回想自己的行為,就是孩子想跑跑跳跳、探索環境,但我會擔心髒或是安全等因素,一直跟著她或想抱著她。-->這樣的結果就是她不斷地扭動身體不讓我抱。

其實如果環境是安全的,父母是可以不用亦步亦趨地跟著,法國父母是可以在旁邊悠閒聊天,孩子自在玩樂的。回想自己有時帶孩子出去就是無法好好和朋友聊天,因為必須一直顧著孩子(當然前提是環境要安全且眼睛還是要留意孩子的舉動啦!)。

還有吃飯和分離焦慮這件事,好像又太順著她了。我目前想到的是,可以多給她一些機會"練習等待",多坐一會等爸媽吃完餐點,不馬上就把她抱離餐椅。

多給她一些機會"練習面對分離焦慮" (而不是把自己和她綁在一起),學習轉移注意力,自己找樂子,直到媽媽回來,而回來我會給她一個抱抱鼓勵。

另外對於"教養框架",該堅持的原則我要練習"堅定的口氣、態度和表情",讓她能知道什麼是可以、什麼是不可以。

我想清楚自己在做什麼的父母,也許能給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吧!(而非為了配合孩子而手忙腳亂的XD)

 

雖然應驗了第一胎是"看書養",不過這都是新手父母必經之路啦!

記住~過好自己的生活,別忘了自己也是個女人、一般人,有快樂的媽媽,才能教出快樂的孩子。

我也不知道做不做得到...只能說盡量嘗試調整囉~希望我能教導出一個懂事又貼心的好孩子啊!(笑)

1399801001264 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法國媽媽 教養
    全站熱搜

    45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